锂云母制备碳酸锂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工序:原料准备与预处理、焙烧工序、浸出工序、净化除杂工序、沉锂及后处理工序。
一、原料准备与预处理
此阶段目的是将原料处理成适合后续焙烧反应的物理形态。
工艺流程:
破碎与磨粉:采用破碎机、球磨机将锂云母矿石破碎并磨成细粉,通常要求粒度在80-2500目之间(特别是-200目>95%),以增加反应接触面积。
配料混合:将锂云母粉与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。添加剂根据所选工艺路线不同而多样,例如:
石灰石烧结法:锂云母与石灰石按质量比1:(2.5~3)混合。
碳酸钾混合烧结法:锂云母与碳酸钾按质量比1:(0.3~0.9)(常用1:0.4~0.7)混合。
硫酸盐法:锂云母与硫酸盐按质量比1:(0.5~3)混合。
复合盐法:例如采用CaCl₂ + Na₂CO³作为添加剂。
二、焙烧工序:焙烧是破坏锂云母稳定晶体结构、将锂转化为可溶性形式的关键步骤。
工艺流程
将混合好的物料送入锂云母回转窑等焙烧设备中,在特定温度下进行高温焙烧。
不同工艺路线温度不同:
石灰石烧结法:1150~1250℃
碳酸钾水蒸气氛围烧结法:600~1000℃(常用700~900℃)
硫酸盐法:~950℃
复合盐法(如CaCl₂+Na₂CO³):900℃
焙烧时间通常在0.5至5小时之间。
反应过程产生的含氟、含氯等有害尾气需经过净化处理(如用石灰乳吸收固氟)后才能排放。
三、浸出工序
此阶段目的是将焙烧熟料中的可溶性锂尽地转移到溶液中。
工艺流程:
浸出方式:可采用常温搅拌浸出、或加热浸出(30-150℃),甚至压煮浸出(100-150℃,0.5-3h)。
液固比(液体与固体的质量比)通常在(1:1) 到 (4:1) 之间。
浸出时间从2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。
破碎与磨细:将焙烧后的熟料再次磨细至80-200目,以利于浸出。
浸出:用洗液、水或沉锂母液等作为浸出剂,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浸出。
过滤与洗涤:浸出后的料浆经过滤得到含锂浸出液和残渣。滤渣需用水洗涤,洗液可返回浸出工序,以提高锂的回收率。
四、净化除杂工序
浸出液成分复杂,含有氟、铝、铁、钙、镁、硅等多种杂质,去除才能获得纯净的锂产品。
工艺流程(多种方法常组合使用):
化学沉淀法:
除氟:通常在浸出后或浸出同时进行,可加入石灰或其他除氟剂。
除铝、铁等:常用石灰乳调pH至7-8,使铝、铁、镁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。有时需分段调pH以提高选择性。
除钙、镁:加入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;深度除钙可加入Na₂CO₃或EDTA。
溶剂萃取法:
利用萃取剂(如P204)选择性分离杂质离子。如在pH=2.5下萃取除去Al³⁺、Fe³⁺、Mn²⁺等,萃取率可达99%以上,而锂损失很小。
离子交换/树脂吸附法:
用于深度除杂,特别是去除微量钙镁离子。
五、沉锂及后处理工序
这是将溶液中锂离子转化为碳酸锂的阶段。
工艺流程:
浓缩蒸发:
净化后的含锂溶液通常先经蒸发浓缩,将Li⁺浓度提升至14-20g/L左右,以减少沉锂体积和碳酸钠消耗量。
沉淀反应:
碳酸钠沉淀法:向热浓缩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(通常为理论量的105-110%),在90-95℃下反应一段时间,生成碳酸锂沉淀。
反应方程式:2Li⁺ + Na₂CO₃ → Li₂CO₃↓ + 2Na⁺
二氧化碳碳化法:这是一种更先进的方法。向净化后的Li⁺溶液或LiOH溶液中通入CO₂气体,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锂,然后热解得到高纯碳酸锂。反应方程式:Li₂CO₃ + CO₂ + H₂O → 2LiHCO₃,然后 2LiHCO₃ → Li₂CO₃↓ + CO₂↑ + H₂O (加热)。
过滤与洗涤:
将碳酸锂沉淀与母液分离,并用热水洗涤数次,以除去吸附的钠、钾、硫酸根等杂质离子。洗涤次数和水量对产品纯度至关重要。
干燥与包装:
滤饼经110℃左右干燥后,粉碎至所需粒度,然后包装为成品。
中焦矿机回转窑生产厂家,可提供整套锂云母提锂生产线设备,从破碎、磨粉、煅烧提供epc交钥匙工程。有锂云母煅烧提锂生产线设备需求可联系在线客服
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,或者我们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,可以在此提交您的需求,我们将为您服务!